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石雕难造假 铜雕易复制?
新闻中心

石雕难造假 铜雕易复制?

发表时间:2013-7-20

最近,有雕塑家称:“石头的造假可能小很多,而铜的雕塑因为是铸造的,所以理论上有被复制的可能性。”由于目前雕塑市场在国内尚未成熟,多数藏家对雕塑的认识还处于懵懂阶段,这一提法引发了强烈关注。那么,石雕真的不容易复制吗?石雕和铜雕在艺术表现力和收藏价值上,有什么样的差异性?收藏雕塑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要素?业界专家进行了详解。

广州雕塑院院长 许鸿飞:铜雕更“保真”,石雕易“失真”

我不认同铜雕较石雕容易复制、造假这种说法。就雕塑艺术本身而言,我觉着铜雕比石雕更容易展示艺术家的思想,且石材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无论石雕还是铜雕,都需要模型。而铜雕是从原稿倒模出来的,基本能保证九成的准确性,这才是“保真”; 而石雕是对着原作来敲石头,始终会存在偏差。能达到八成的相似度已经不错了,有时只能得到六成的效果,这反而是“失真”了。

其实,铜雕的表现力比石雕要丰富太多了,种种飞跃、腾跳的轻巧动作,只有铜雕能做出来。譬如要做一匹马腾空而起,用一条腿支撑整件作品;或者一个人单脚站立,还举起另一个人,石雕是无能为力的,因为石材只能展现一些整体的语言,像蹲着或趴着的动作,除非玉石中的翡翠,因为硬度跟金属相差无几,才有接近于金属的广阔表现空间。可见,石材的缺陷或说局限性很明显。即使是汉白玉看起来很漂亮,就艺术感染力而言,也并无优势汉白玉打磨得太光滑了,看起来会特别像工艺品,而且不小心摔到地上,就缺胳膊断腿的了。

有人可能会诟病,铜雕因为沙眼问题,放久了恐怕要生锈。这样的认识也很肤浅。收藏一定要看重名家,注重艺术品牌。人们购买雕塑作品,买的是艺术家本身的创造性,而不是材料的价值。毕加索用一块烂铁做的作品,也比一位无名小卒用黄金做的东西要珍贵得多,因为毕加索本身已经赋予了这块铁以知名度和创造性。我们看看国外著名的博物馆就知道,德加的一些雕塑,放到现在已经非常陈旧了,却仍然是馆藏宝贝,不会因为几个沙眼就身价大跌。单纯的技术问题是可以假以时日慢慢解决的,不必过分强调,只有工艺品才越发关注表面的光洁度等琐屑问题。

进一步讲,铜雕的造假,又能获利多少呢?大家都知道,按照国际惯例,限量八到十件的雕塑复制品都属于原作。像罗丹的《思想者》,原作有10件,如今已散布到世界各地,美国、法国、韩国、日本都有。再做赝品与十件真品“竞争”,恐怕生意不好做吧?即便市面上真有一些铜雕是拿了原作去翻模,明眼人一看也能辨别出来。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雕塑》杂志执行主编 宋伟光:汉白玉雕塑易变黑难清理

其实,每种材质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可谓各有千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探讨石雕和铜雕的差别,主要应该着重于材质与艺术表现力之间的关系,而无需过多地担心无休止复制和造假。但是,石雕和铜雕相比,养护难度较大。

雕塑中所用的石材,通常以花岗岩为主。由于花岗岩硬度非常高,稳定性强,很难被空气中的酸性物质腐蚀,又比较适合于陈列在开阔的户外空间,因此,经常用于表现永恒的、稳定的题材,像纪念性的雕塑,多数都采用石材。中国古代,石材也是普遍被使用的,像汉代的园林雕塑、陵墓前的大型纪念雕塑,以及唐代的石窟艺术,都以石雕为主。

而铜雕也有它特殊的语言,古铜色本身就给人一种充满文化内涵的感觉,本身的质感又带有一种力量冲击,因此虽然相对容易受腐蚀,也仍然被用于大型的户外作品。而且,铜雕的表现力非常强,架上雕塑就是以铜雕、木雕等为主流了。南方的汉白玉,像四川、云南等地出产的,质地非常细腻,灯光从作品的背面打入,可以看到温润如玉的感觉,非常不错。但汉白玉只有在室内才比较好养护,放置于庭院中,很容易就发黑,而且一经变黑会很难清理。就是花岗岩的石雕也并非无懈可击。有些石材不太好的,容易出现裂缝;或者石线在风雨的侵袭下,也会变黑。

铜的弱点则在于会氧化,如果铸造工艺不过关,铜雕作品就会出现沙眼,泛出绿色的斑点,长期经受风雨的话,会慢慢锈化。但只要铸造时质量过关,出现锈斑的几率并不高,这几年铜雕的监控也比较严格,这种情况已经很少见。

还有人觉得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比较混乱,怕雕塑家的铜雕模板一直保留着,复制品会源源不断流出。对于国内的著名雕塑家而言,他们也会严格遵守国际惯例,自我控制。如果有人偷着翻铸著名雕塑家的作品,他肯定是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

因此,收藏雕塑首先要判断这件东西是好的还是差的,是名家的还是普通作者的。如果是名家的铜雕,所用的材质通常都不会差,大可放心。

《中国雕塑》杂志副主编、雕塑家唐尧:使用点形仪可轻松复制石雕作品

石雕的复制可能比铜雕难度大一点,但现在有一种机器叫点形仪,专门就是用于打石头的,有了这样的装备,好的石匠基本可以分毫不爽地做出石雕复制品来,打多少件都没问题。就雕塑家本身而言,石雕也不可能只做一件,他自己总会留底的。

至于说铜雕因为沙眼导致生锈的问题,这完全是个技术性问题,是工艺上没有将表面处理好,可能是一些雕塑家所找的铸铜厂经验不够丰富铸铜的门槛并不高,很多小厂都能做。著名的雕塑家一般都会找质量有保证的铸铜厂。

国际上著名的雕塑家为什么喜欢使用铜,想必跟铜的表现力很强有关。铸铜在原则上可以把艺术家所设想的细节全部表现出来。石雕是靠敲打雕刻来表现艺术家的设想,比较细致的部位可能无法打造出来。另外,石头很容易因磕碰而破损。像希腊、罗马那些古代的石雕,留到现在哪个不是残缺不全的?铜雕相对而言容易移动得多了,而且很皮实,不怕碰撞。放在家里就更是这样了,铜雕不太需要小心翼翼,汉白玉的石雕则要时时留心。

当然,石头也有自己的长处。像汉白玉的白,给人以崇高、静穆的感觉。各花入各眼,有人就喜欢汉白玉的晶莹剔透,有人就喜欢铜的金属光泽,其实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要对雕塑有感情,对这个艺术门类的推动就有所助益。

对雕塑有较多了解的人应该都清楚,国际上著名的雕塑作品几乎都是铜的,价位也非常高。为什么国内有人认为铜雕容易翻制?这跟艺术品监管机制不健全有关。现在中国雕塑学会正准备启动一个项目,认证雕塑原作。譬如说一个艺术家按照国际惯例一个模子里铸出八件原作,经权威机构一一认证后颁发证书,其他的任何翻制就都不算数了。这样藏家拿了证书,收了作品也会安心很多。以后上拍卖场,有了权威证书,别人再买也踏实。

收藏家 朱绍良石雕铜雕都可批量生产

石雕造假并不难。只要到潘家园转一圈,就可以看到,很多河北农民在那里贩卖各类假石雕,还专门进行了做旧,看起来像模像样的。这些都可谓新做的“古董垃圾”,很多人还一掷千金地去买。

现在机器工业这么发达,石材的雕刻、打磨多数用机器来完成,并没什么技术难度。以前做一个石雕狮子,纯手工敲下来恐怕要半年时间,现在几天就能完工。铜雕跟石雕一样,也都成了机器工业的产物,和古人的虔诚不可同日而语。你看我们古代的青铜器,一范一物,绝不类同,材料配比也非常精准,不会出现偷工减料现象,手艺上更是精益求精。

说到底,现在的雕塑,无论石雕还是铜雕,都跟某些画家的作品一样,可以批量生产,最多体现的是工艺品的价值,对装点家居、点缀城市有用,但在艺术性、文化内涵上不足,难以传世。譬如圆明园那几个铜兽首,其实只是装饰品,现在炒作得这么热,不过是人为地将其拔高了。像夏商周的青铜器,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全世界著名的博物馆都在追逐,才真正值得收藏。

雕塑家 廖慧兰:铜雕通常更能保证肖像的写实性

审美是很多样化的。谈论石雕和铜雕的异同,说到底要看艺术家追求什么,而收藏家的趣味又在哪。就我自己而言,因为喜欢做人物肖像,现在年龄又比较大了,自己毕竟无法天天打石头,所以做泥稿而后铸铜雕的可行性更大。


其实,做肖像,石头本来是有其得天独厚的好处的。雕塑家出了泥稿后,如果是自己对着它来做刻石,那么在敲打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进行二度创作。做泥稿属于加法的艺术,打石头则可谓减法的艺术,有时候减出来的效果,是泥稿所不可预测的,也难以达到的。而如果石雕完全假手于石匠,他只能依样画葫芦,不仅无法发挥,还有可能放大缺点,最多保证泥稿的原貌。当然,装饰性雕塑,像有的雕塑家专门做女人体,很唯美的,用汉白玉来做,由工匠来打,就不要紧,因为这样的人物形象对脸部的刻画要求没那么精细,而即便身上多一点肉,衣服多一点褶皱,也没问题。

但做写实性的肖像作品,对人物的脸部表现要求就非常高了,如果艺术家不能保证自己赤膊上阵打石头,那铸铜出来的效果通常要写实得多,肌肉、眉毛、嘴角,基本都能丝丝入扣地表现出来。不过,铜像铸出来后,雕塑家也还是要付出劳动的。如果让工人打磨,他可能会将你喜欢的特点,譬如特意突出来的一根眉毛给打磨掉了;另外,上色也不能由工人决定,他们习惯弄成氧化铜的颜色,看起来很旧且没有分量。所以,这两项工作,到现在我都要亲手做。

相关产品
产品分类
铜佛像
藏族佛像
观音像
西方三圣像
弥勒佛像
如来佛像
十八罗汉像
文殊菩萨像
地藏王菩萨像
四大金刚像
贴金佛像
鎏金佛像
铜香炉
铜钟
铜浮雕
紫铜浮雕
青铜浮雕
锻铜浮雕
城市雕塑
园林雕塑
景观雕塑
广场雕塑
小区雕塑
青铜器
动物雕塑
铜狮子
铜麒麟
铜马
铜牛
铜貔貅
铜大象
十二生肖雕塑
人物雕塑
古代人物雕塑
西方人物雕塑
现代人物雕塑
铜鼎
道教神像
喷泉雕塑
不锈钢雕塑
故宫铜缸
河北志彪雕塑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
冀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2430号-1 电脑网站
 
电话咨询